对于架构规划而言,统一语义的终极目标只有一个:项目所有参与方的需求能够被无损地表达、记录和传递,然后通过架构活动实现出来。
这一点对于架构师来说尤其重要,因为你在整个架构活动是跨越多个角色而存在的。这个角色的全局性,意味着你需要看到不同角色之间的语境差异,然后通过一个完整的、自洽的、相互兼容(Interoperable)的设计,来准确地满足所有角色的诉求。
因为有了统一的语义,你才能保障好架构活动接下来的规划。具体而言,统一语义的价值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 架构活动的目标,能够清晰传递并分解给每个参与者;
- 所有参与者的诉求,能够被准确地表达、记录和传递;
- 架构活动的目标和所有需求,能够反映到整体的架构规划中,并且能够被无损地拆分到多个子领域的任务中;
- 需求方能得到执行者的真实反馈,从而对整个架构活动的产出有个合理的期望;
- 每个子领域交付并组装好之后,能够语义契合、相互兼容,最终符合架构活动的整体目标。
从某种角度来说,架构师在架构规划中扮演的是律师的角色,需要确保所有参与方都在使用同一个语境来表达自己的需求,确认自己的责任。
- 作为架构师,要确保从顶自下的目标的正确性、合理性和可达性。
- 然后在统一语义的环境中,构造和确认需求、划分边界、拆分任务,并确认整个架构规划的完整性。
- 最后,还需要跟每个执行者确认他在架构规划所要承担的责任,帮助需求方和执行者把这些内容撰写成一个交付合同,并让各方确认,然后去完成各自的工作。在联调阶段,又重新组装成完整的系统,最终最小化跨团队的交付风险,达到预期目标。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统一语义的场景,仅仅适用于架构活动中跨团队的交流。至于执行方团队内部是否要使用这个语境,那完全是他们的选择,事实上你也无法干涉。
统一语义的目的不是为了统一参与者日常工作的语言,而是确保整个架构规划在一个逻辑完备且语义一致的环境中,能完成架构规划全生命周期的信息流转。
但一个架构师的业务理解、逻辑推理能力和工作精力毕竟是有限的,所以在互联网时代,大家更喜欢用第一种玩法。也就是先在所有参与者之间统一语义,然后让参与者在同一个语义环境中交流和协作。文章来源:https://www.toymoban.com/news/detail-443111.html
此文章为5月Day13 学习笔记,内容来源于极客时间《郭东白的架构课》,推荐该课程。文章来源地址https://www.toymoban.com/news/detail-443111.html
到了这里,关于架构师在统一语义中的价值的文章就介绍完了。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内容,请在右上角搜索TOY模板网以前的文章或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TOY模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