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低代码」的实践之路

这篇具有很好参考价值的文章主要介绍了聊聊「低代码」的实践之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存在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请大家不吝赐教,您也可以点击"举报违法"按钮提交疑问。

区块链、低代码、元宇宙、AI智能;

01


先来说说背景

这个概念由来已久,但是在国内兴起,是最近几年;

低代码即「Low-Code」;

指提供可视化开发环境,可以用来创建和管理软件应用;

简单的说;

就是可以通过各种组件的拖拽,实现页面的创建,交互流程和逻辑,以及数据层面的管理,更加高效的实现需求;

早先在数据公司时;

见识过低代码的应用,也参与过部分研发,比如元数据平台,BI分析等;

不过,当时还是以数据管理的工具来定义项目,并非是低代码;

从「2020年底」开始;

实际上,那个时间节点,低代码平台的应用已经形成趋势了;

现在的公司,将「低代码」平台的使用「规划」到「业务体系」中;

后来看,这是一个非常正确的决策

在当时的讨论会议上,大Boss给的理念;

非核心业务全面集成到低代码平台中,将核心业务的边缘流程,以实践的方式迁出小部分到低代码平台中

并且给了理由,是基于「行业趋势」和「业务周期」的整体考虑,才做出的决策;

其实,所谓的降本增效,也会遵循上述的规律;

不过遭到技术部的「稍微」反对;

主管还当场给了理由,说明为何不支持这样的决策;

但是最终的讨论结果,出自部门老大的建议;

不动核心业务,先将「边缘业务」迁入,根据「效果」再决策后续规划;

当然大Boss最终认同这个结论;

以实践三年后的今天来看,人和人的「差距」确实挺大的;

组织内「Boss」层面的决策正确,「部门」层面的执行节奏,「员工」层面的后知后觉;

有感觉到明显的认知「差距」;

02


聊聊最初的疑惑

客观来说;

在研发领域内,大部分玩家对新事物都有一定的「排斥」情绪;

新事物意味「打破习惯」和诸多「不确定」因素;

主观来说;

个人虽然也有排斥新事物的心理,但是很少质疑有趋势性的事物,当低代码应用成为流行趋势时,个人选择跟随就好;

技术部为何下意识的反对低代码应用?

从最近三年的实践和采坑经验来说,以下问题可能都会成为「否定」的因素;

问题1】平台选择;

这里重点考虑两个维度:普遍性和业务特性;

如果只是常规的业务数字化转型,建议优先从大的生态选择,比如「某微」或「某钉」,相对而言会更便捷;

如果有行业定制化的需求,则需要有针对性调研,比如财务系统,人事管理等;

问题2】成本困扰;

思考一个问题:

简单业务需求从整体协作去考虑,涉及的时间成本、人力成本、以及产品技术的维护成本;

计算成本之后,和低代码平台的费用做对比;

客观的「数字」最有说服力;

这里依旧是降本增效的策略:更低的时间,更高的效率,更少的成本,更多的回报;

问题3】业务适用性;

低代码应用刚火起来不久,并没有发展到各行各业都有成熟合适的解决方案;

所以针对低代码平台的使用;

最大的争议点就是,没有找到符合业务特性的平台,但是管理层急于追求数字化和降本;

这种情况下;

如果盲目引入到业务体系中,后期难免会成为烫手的山芋;

所以充分的调研,以及对市场上各种案例的参考,从而客观的分析公司当前的业务阶段,是否有必要引入低代码应用;

问题4】复杂后的维护性;

涉及到一个决策问题,低代码应用到底谁来维护?

业务人员还是研发角色?

从实践经验看;

建议是由业务方将需求对接到研发团队,个人所在的组织中,是一个产品加一个研发,一起负责低代码平台的迭代;

值得注意的是;

低代码应用具有一定的使用门槛,在使用的时候需要遵循普遍的开发原则和规范,以此保证持续可维护性;

03


简单聊聊原理

在说低代码的实践之前,先来分析一下基础性的原理;

如果是普遍的共性业务

常规就是页面的渲染和展示,数据层面的增删改查,计算层面的加减乘除,当然还要考虑模型整体的驱动和交互逻辑;

如果是行业特色的业务

则需要低代码平台中进行深度定制化的功能,提供其特定的解决方案;

技术角度进行原理的简单分析;

聊聊「低代码」的实践之路

在低代码系统中,十分考验前后端的整体「封装」能力;

前端,页面中各种组件和工具的管理,交互时各种动态计算,页面整体的数据填充;

后端,提供整体的模型驱动能力,封装不同场景下的公共的交互接口,从而实现各个模块的流程和逻辑;

数据,比较常规的手段有两种;

【1】进行纵向的表结构设计,数据存储层面使用键值对的方式,构建搜索查询的逻辑比较复杂;

【2】数据采用JSON的格式,在数据体量大的情况下,要考虑查询效率问题;

【3】数据还要提供基础的分析和导入导出能力,以及API层面或者数据通道的搬运能力;

实际上低代码应用的现状,还会提供各种应用和生态的集成能力;

追求功能的全面性;

可以参考「某微」或「某钉」的低代码平台的集成能力;

04


组织内实践案例

明白低代码的基础原理之后,再来聊聊近「3年」的实践;

首先要明确一个「认知」;

如果只是从研发角度「纵向」看;

业务可能就是产品矩阵中所涉及的各种事务流程,以及参与流程管理和协作的各个角色;

角度没有问题,但是有点孤立;

但是,「横向」的从组织的整体来看;

即便抛开产品层面,还存在诸多的协作事项,业务流程的管理;

这些普遍不会被集成到产品矩阵中;

但是同样值得「信息化」和「数字化」管理,从而打造「标准化」流程;

在引入低代码平台之后,会形成如下的应用体系;

聊聊「低代码」的实践之路

在工作中,如果涉及多部门间的「横向」交集;

那么会接触到很多第三方应用,而非单纯的研发部门搭建的产品体系;

有的应用极具行业的特色,有的应用倾向共性业务的管理,有的应用倾向私域客群的维护;

不同平台的共通点,都是可以提供定制化的低代码能力;

最为关键的是;

这些平台都提供「对外」的「交互」能力,可以是第三方应用之间的交互,也可以是与内部的产品体系交互;

在这种应用体系内;

组织在实践近一年之后,各种核心的业务流程,都全面的信息化和数字化管理,并且从应用层面打通了不同业务的交互路径;

最后,经过对比论证,业务流的「效率」得到极大的提升;

05


实践带来的反思

与低代码平台联系最密切的一个概念,就是「数字化」;

在数据公司时;

见识到数据层面可以挖掘的价值,智能化的分析决策流程,但是缺乏应用层面的数字化实践;

现在的组织中;

强烈的追求业务数字化管理,并且有幸见识到了完整的实践过程,才最终形成比较清晰的认知;

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普通玩家,「后知后觉」的反思;

反思低代码应用;

各厂商基于自身所在的行业,以及技术和产品的实践经验,将其封装在复杂的低代码平台中;

从而提供,各种「相对简单」的业务流模型搭建;

这样可以支撑各种业务场景的数字化管理,并且低代码搭建的产品,本身具备很强的灵活可变能力,都有助于效率的提升;

在业务完成数字化之后,自然可以提升各个场景的统筹效率;

对于当下最热门的「AI领域」来说,其依赖「数字化」的基础,进而推进流程和决策的「智能化」管理;

反思技术的发展;

以前总觉得,所谓的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遥不可及」;

但是区区几年的时间,就已经普及到各行各业;

成为当下最大的热点;

所以,面对新兴事物的时候,快速理解和衡量其价值,确实会给认知层面带来巨大的差距;

06


最后聊几句问题

随着低代码应用的普及;

越来越多的业务人员具备「简单」的开发能力,必然会给部分研发人员的带来负面影响;

无疑;

加剧互联网的「内卷」趋势,本就卷得一塌糊涂的行业,现在更是雪上加霜;

然而趋势的形成,不会以个人意志为转移;

就像现在的「AI智能」一样,领先的公司不会顾及反对的声音一路狂奔,落后的公司一边喊着反对又一边疯狂追赶;

真正的趋势,本着不可逆跟随就好的心态。文章来源地址https://www.toymoban.com/news/detail-426809.html

到了这里,关于聊聊「低代码」的实践之路的文章就介绍完了。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内容,请在右上角搜索TOY模板网以前的文章或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TOY模板网!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违法举报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领支付宝红包 赞助服务器费用

相关文章

  • 基于Fisco-Bcos的区块链智能合约-简单案例实践

    智能合约是指把合同/协议条款以代码的形式电子化地放到区块链网络上。FISCO BCOS平台支持两种智能合约类型:Solidity智能合约与预编译智能合约 Solidity与Java类似。代码写好后,都需要通过编译器将代码转换成二进制,在Java中,编译器是Javac,而对于Solidity,是solc。生成后的

    2024年02月09日
    浏览(16)
  • 低代码开发的数字化革新:实业界的成功秘诀与实践之路

    在信息时代,实业界正迎来一场变革的风暴,传统的管理系统逐渐不再满足越来越复杂的生产流程和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而低代码开发正如一颗璀璨的明星,将为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灵活性和创新力,这并非一场技术的简单变迁,而是一场由低代码引领的数字化奇迹,正在

    2024年02月21日
    浏览(21)
  • 区块链智能合约代码示例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区块链智能合约代码示例: 该合约具有以下功能: 定义了一个名为 SimpleContract 的合约。 定义了一个名为 myData 的公共整数变量。 定义了一个名为 setMyData 的公共函数,该函数接受一个 uint 类型的参数 newData,并将其设置为 myData 的新值。 在 So

    2024年02月14日
    浏览(20)
  • 【区块链 | 智能合约】Ethereum源代码 - 智能合约地址生成算法

    当提交智能合约部署后,会返回智能合约的地址。智能合约地址的生成逻辑在eth.api.go的submitTransaction函数中:

    2024年02月13日
    浏览(15)
  • 最全元宇宙概念分析!元宇宙为何发展于区块链?

    元宇宙,Web3 时代最新热词,和 NFT、DAO 等新晋热门概念一起在 2021 年横空出世。这一概念最早诞生于 1992 年的科幻小说《雪崩》,小说中描绘了一个庞大的虚拟现实世界,人们用数字化身来控制,并相互竞争以提高自己的地位,展现了对超前的未来世界想象。 如今,伴随元

    2024年01月18日
    浏览(14)
  • 【元宇宙】5个视角,重新看待区块链和元宇宙

    我认为,在元宇宙的背景下,以及在整个社会中,有5种视角可用于思考区块链的意义。 5 种视角,赋能区块链的创新理解 第一,它是一种因为炒作和人们一时的狂热而流行起来的技术,且会导致大量的浪费,它受到关注不是因为它的优点,而是因为短期的投机。 第二,区块

    2024年02月07日
    浏览(10)
  • 【元宇宙】区块链,元宇宙最大化的驱动力

    如今,一些观察者认为区块链是在结构上实现元宇宙的必要条件,而其他人则认为这种说法是荒谬的。人们对于区块链技术本身仍然有很多困惑,所以根本谈不上清楚地了解込块链技术与元宇宙的关系。所以,我们可以从区块链的定义开始介绍。 简侧言之,区块链是由一个去

    2024年02月10日
    浏览(24)
  • 【元宇宙欧米说】个人创作者的NFT探索之路

    与3D图片相比像素画有什么 优势 ?除链游以外,NFT如何与游戏相结合?如何发展IP,产生 实体化 商品? 9月8日下午三点,游戏设计师、StrangeGoose数字艺术创作者 大鹅 将以“ 个人创作者的NFT探索之路 ”为题,与大家共同探讨数字艺术创作过程中如何最大限度保持图像 清晰度

    2023年04月09日
    浏览(16)
  • 元宇宙如何接入区块链

    欢迎来到我的元宇宙(毛坯),本文采样ASMB(自动伸缩网状区块链)作为元宇宙的底层区块链,下面介绍了元宇宙与区块链对接的示例。 1 如何构建协议数据模型? 2 如何获取最新状态数据? 3 如何修改最新状态数据? 1 如何构建协议数据模型? 构建对应元宇宙3d模型的数据模

    2024年01月21日
    浏览(17)
  • 区块链如何支持元宇宙经济?

    开发业务 NFT数藏开发、为海外客户提供交易所开发、元宇宙游戏、链游开发、国内积分商城开发、区块链钱包、公链、联盟链、项目宣传宣发、项目包装、DApp开发。 Neal Stephenson 的虚拟宇宙在其用户看来是一个城市环境,沿着一条 100 米宽的道路发展,称为街道,它跨越了一

    2024年02月02日
    浏览(21)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博客赞助

微信扫一扫打赏

请作者喝杯咖啡吧~博客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领取红包,优惠每天领

二维码1

领取红包

二维码2

领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