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协议-NAT机制(理解网络结构的关键要点)

这篇具有很好参考价值的文章主要介绍了IP协议-NAT机制(理解网络结构的关键要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存在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请大家不吝赐教,您也可以点击"举报违法"按钮提交疑问。

       前言

        我们现在使用得最多的IP协议版本是IPv4,IPv4是4个字节,32位,也就是说我们的IP地址最多就只有2^32(42亿)个,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联网的设备都需要有IP地址才能进行通讯,很明显现在42亿个IP地址已经完全不足以满足我们现在的需求了(就目前世界上需要IP地址的设备肯定超百亿)

        此时聪明的程序员就想到了NAT机制来解决这个问题

NAT机制(网络地址转换)

        对于IP地址不够用这个问题想到了一个办法:

        我们把IP地址分为两大类

        1.内网IP

        不同局域网中的设备,.内网IP可以重复,相同局域网中的设备,.内网IP不可以重复

        一般10.*,172.16.*至172.31.*,192.168.*都是内网IP

        2.外网IP

        外网IP不能重复

        3.通讯存在的问题

        a.如果是局域网内部的设备进行通信,肯定是顺利的(同一个局域网下的内网IP不同)

        b.不同局域网中的设备进行通讯,是会存在一些问题的,由于是不同的局域网,所以内网IP有可能相同,因此不能直接进行通信,要想进行通信的话就需要一个带有外网IP的设备进行中转

        c.局域网内部的设备访问外网IP的设备,我们平时使用的电脑,手机都是在局域网内部使用,它们会有内网IP,但服务器就有外网IP,两者进行通信就涉及到了NAT的工作过程

        4.例子

        假设我的电脑现在需要向csdn发送一个请求,就相当于是内网IP的设备要和外网IP的设备进行通信

        以下的过程是简写

        首先,假设我的电脑的上一层局域网就是电信路由器,电信路由器拥有外网IP,我的电脑发送一条IP协议的数据报给电信路由器,IP协议的数据报中就包括了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电信路由器接收到我的电脑发送的数据报后,就会触发NAT机制,电信路由器会使用自己的外网IP地址替换掉当前数据报中的源IP地址(相当于电信路由器用自己的外网IP地址替你发送数据报给csdn的服务器),此时数据报中的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都是外网IP地址,就可以建立通信。

        csdn的服务器接受到这个数据报后并不知道这个数据源自于我的电脑(不知道我的电脑的内网IP),它只知道csdn的外网IP,电信路由器肯定不止帮助我这一台设备,而是会帮助很多的设备转发数据报,所以NAT机制下,一个外网IP所代表的就不只是一个设备了,而是很多的设备

        csdn服务器处理好请求以后会返回一个IP数据报给我的电脑,这个数据报就会先到达电信路由器,电信路由器要帮助很多的设备转发数据报,那么它如何知道当前这个数据报要发送给我的电脑呢?

        当电信路由器替换数据报中的源IP地址为自己的外网IP时,会维护一个映射表,形如:替换前:我的内网IP 替换后:电信路由器的外网IP ,当电信路由器需要转发数据报给下层的设备时,就会对照映射表,将目的IP替换为我的内网IP,这样就确保了数据报发送到我的电脑上

NAT机制的重要性

        当前的互联网世界就是NAT构建起来的

        NAT的缺点很明显:

        1.效率不高

        2.非常繁琐

        3.不方便直接访问局域网中的设备

.......

        NAT机制虽然提高了IP地址的利用率(多个设备使用同一个外网IP),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IP地址不够用这个问题

        但NAT机制有一个最大的优点:NAT是一个纯软件实现的方案。

为什么纯软件实现的方案这个优点这么大呢,可以看下面多IPv6的介绍就知道了

IPv6

        IPv6从根本上解决了IP地址不够用这个问题,IPv6是16个字节,128位,也就是说能表示2^128(42亿*42亿*42亿*42亿)个IP地址,这个IP地址是怎么用也用不完的

        但是为什么现在的互联网世界是NAT构建起来的而不是IPv6呢?

        因为IPv6和IPv4不兼容了,而市面上大多数的设备都采用的是IPv4,如果要使用IPv6的话就代表要更新设备,但大多数的人是不会去花钱更新设备的,所以IPv6就普及不起来,而NAT机制是纯软件实现的方案就不需要多余的成本。

        

       文章来源地址https://www.toymoban.com/news/detail-704673.html

到了这里,关于IP协议-NAT机制(理解网络结构的关键要点)的文章就介绍完了。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内容,请在右上角搜索TOY模板网以前的文章或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TOY模板网!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违法举报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领支付宝红包赞助服务器费用

相关文章

  • 【计算机网络】 IP协议格式以及以太网帧结构

    【计算机网络】 IP协议格式以及以太网帧结构

    IP工作在网络层 IP头分为两部分,固定部分和可变部分,固定部分就是一定要带这些数据,正常存储应该是连续的,并不是像图中这样会换行,图中只是为了方便观察。 首先是一个版本号,也就是看是ipv4还是ipv6,然后是首部长度,就是我们ip头的首部长度,是为了能将首部和

    2024年02月09日
    浏览(9)
  • 【网络】-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 OSI七层模型、TCP/IP四层(五层)协议

    【网络】-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 OSI七层模型、TCP/IP四层(五层)协议

    但凡学习计算机网络知识,肯定绕不过网络协议的,而说的计算机网络协议,总是会听到 OSI七层模型 、 TCP/IP四层协议 ,有些文章又会说成是 TCP/IP五层协议 ,刚入门学这些网络协议时,给我整得一愣一愣的。 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把计算机网络体系的这几个协议给尽可能讲清

    2024年02月03日
    浏览(16)
  • TCP/IP协议专栏——以太帧结构 详解——网络入门和工程维护必看

    TCP/IP协议专栏——以太帧结构 详解——网络入门和工程维护必看

    以太网帧发送数据时都是从8个字节的前导码开始的。前导码是1和0的交互。 在以太网中,数据通信的基本单位是 以太网帧 ( frame ),由 头部 ( header )、数据 ( data )以及 校验和 ( checksum )三部分构成: 头部 以太网帧头部包含 3 个字段,依次是: 1、目的地址:长度是 6 字节,用

    2023年04月18日
    浏览(8)
  • 计算机网络笔记: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OSI七层模型、TCP/IP五层协议)

    计算机网络笔记: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OSI七层模型、TCP/IP五层协议)

    计算机网络是一个复杂的、具有综合性技术的系统,它由计算机系统、通信处理机、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操作系统以及网络协议等组成。为了更好地描述计算机网络结构,使计算机网络系统有条不紊地处理工作,需要定义一种较好的网络体系结构。分层结构就是一种较好地

    2024年02月07日
    浏览(15)
  • 计算机网络——OSI与TCP/IP各层的结构与功能,都有哪些协议?

    计算机网络——OSI与TCP/IP各层的结构与功能,都有哪些协议?

    学习计算机网络时我们一般采用折中的办法,也就是中和 OSI 和 TCP/IP 的优点,采用一种只有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这样既简洁又能将概念阐述清楚。 结合互联网的情况,自上而下地,非常简要的介绍一下各层的作用。 1.1 应用层 应用层(application-layer)的任务是通过应用进程

    2024年02月10日
    浏览(16)
  • Cisco Packet Tracer实验:访问Web服务器(加深对网络体系结构的理解)_一台主机访问一个Web服务器,HTTP协议

    Cisco Packet Tracer实验:访问Web服务器(加深对网络体系结构的理解)_一台主机访问一个Web服务器,HTTP协议

    如果觉得这篇文章写得好,关注一下公众号“小东方不败”吧!码字不易!感谢大佬的关注! 一台普通的主机和一台服务器: 连线: 配置IP地址: 主机: 服务器: 将模式调成simulation,并且只勾选HTTP协议: 然后就可以看到: 点击PC机,选择Web Browser: 勾选下面的top(置顶

    2024年02月04日
    浏览(47)
  • 【YOLOv8模型网络结构图理解】

    【YOLOv8模型网络结构图理解】

    YOLOv8的配置文件定义了模型的关键参数和结构,包括类别数、模型尺寸、骨干(backbone)和头部(head)结构。这些配置决定了模型的性能和复杂性。 下面是YOLOv8的配置文件和参数的解释: Backbone主干网络 是模型的基础,负责从输入图像中提取特征。这些特征是后续网络层进

    2024年03月26日
    浏览(9)
  • SE、CBAM、ECA注意力机制(网络结构详解+详细注释代码+核心思想讲解+注意力机制优化神经网络方法)——pytorch实现

    SE、CBAM、ECA注意力机制(网络结构详解+详细注释代码+核心思想讲解+注意力机制优化神经网络方法)——pytorch实现

           这期博客我们来学习一下神秘已久的注意力机制,刚开始接触注意力机制的时候,感觉很有意思,事实上学会之后会发现比想象中的要简单,复杂的注意力机制后续会讲解,这期博客先讲解最常见的三种SE、CBAM、ECA注意力机制。        注意力机制更详细的可以被称

    2024年02月07日
    浏览(11)
  • 计算机网络-分层结构,协议,接口,服务

    计算机网络-分层结构,协议,接口,服务

    发送文件前要做的准备工作很多 把这个准备工作分层小问题解决,也就分层解决 每层相互独立,每层做的工作不同 界面自然清晰,层与层之间的接口能够体现层之间的关系同时要简洁明了,不用太多接口了 同一层对应的对等实体进行的操作是相反的 只有下层为上层提供服

    2024年01月22日
    浏览(11)
  • 数据结构的应用场景:如社交网络、路由算法、图论、网络协议等

    作者:禅与计算机程序设计艺术 数据结构(Data Structure)是计算机科学中存储、组织、管理数据的方式,主要用于解决信息检索、处理和运算时的效率及空间占用问题。它是指数据元素(elements)之间的关系、顺序和逻辑结构,以及相互作用的算法。数据结构通常采用抽象数据类

    2024年02月14日
    浏览(9)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博客赞助

微信扫一扫打赏

请作者喝杯咖啡吧~博客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领取红包,优惠每天领

二维码1

领取红包

二维码2

领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