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数组和矩阵

这篇具有很好参考价值的文章主要介绍了第7章 数组和矩阵。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存在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请大家不吝赐教,您也可以点击"举报违法"按钮提交疑问。

概述

​ 在实际应用中,数据通常以表的形式出现。尽管用数组来描述表是最自然的方式,但为了减少程序所需的时间和空间,经常采用自定义的描述方式。例如,当表中大部分数据为 0的时候,就会用自定义的描述方式。

​ 本章首先检查了多维数组的行主描述方式和列主描述方式。这些描述方式把多维数组映射成一维数组。

​ 矩阵经常用二维数组来描述。然而,矩阵的索引通常从 1 开始,而 C++ 的二维数组是从0 开始。矩阵的操作有加法、乘法和转置,但是 C++ 的二维数组不支持这些操作。因此我们开发了类 matrix. 它与矩阵的关系更密切。

​ 我们还要考察具有特殊结构的矩阵,如对角矩阵、三对角矩阵、三角矩阵和对称矩阵。关于这些矩阵的描述方法,自定义数组与二维数组相比,不仅大大减少了存储空间,也减少了大多数矩阵操作的运行时间。

​ 本章的最后一节设计了稀疏矩阵(即大部分元素为 0 的矩阵)的数组和链表描述方式,对 0 元素做了特殊的处理

7.1 数组
7.1.1 抽象数据类型

​ 一个数组的每一个实例都是形如(索引,值)的数对集合,其中任意两个数对的索引( index )都不相同。

​ 有关数组的操作如下:

  • 取值一一 一对一个给定的索引,取对应数对中的值。
  • 存值一一把一个新数对加到数对集合中。如果已存在一个索引相同的数对,就用新数对覆盖。
7.1.2 C++数组的索引

​ 略了,太简单。

7.1.3 行主映射和列主映射

​ 数组的应用需要我们把数组元素序列化,即按一维顺序排列。

​ 说的就是高维数组变成一维数组。

​ 然后说到映射二维数组:行主和列主。

对应由不同的公式,直接略了。

然后扩展到更多维度,思路一样,略。

7.1.4 用数组的数组描述

​ C++ 用所谓数组的数组来表示一个多维数组。一个二维数组被表示为一个一维数组,这个一维数组的每一个元素还是一个一维数组。

7.1.5 行主描述和列主描述

​ 这是C++没有的表示方法,创建一个一维数组,然后利用行主/列主映射,把多维数组映射到这个一维数组。

​ C++ 数组中是行主描述法快还是列主描述法快,这取决于是先用一维映射函数定位指针,再用指针定位元素的方法快,还是用二维映射函数定位元素的方法快

7.1.6 不规则二维数组

​ 规则的二维数组指每行元素个数相同的二维数组。当一个二维数组有两行以上,它们的元素个数不相等时,该数组称为不规则数组。

//一个不规则二维数组的创建和使用
int main(void)
{
    int numberOfRows = 5;
    
    //定义每一行的长度
    int length[5] = [6,3,4,2,7];
    
    //声明一个二维数组变量
    //且分配所需要的行数
    int **irregularArray = new int* [numberOfRows];
    
    //分配每一行的空间
    for (int i=0;i<numberOfRows;i++)
        irregularArray[i] = new int [length[i]];
    
    //像使用规则数组一样使用不规则数组
    irregularArray[2][3] = 5;
    irregularArray]4][6]= irregularArray[2][3] + 2;
    irregularArray[1][1] = 3;
    
    //输出略
    
    return 0;
}

这里就是一个指针的指针的数组,然后每一行单独分配空间。

7.2 矩阵
7.2.1 定义和操作

线性代数学过,略了。

7.2.2 类matrix

用二维整数数组表示矩阵。

//类matrix的声明
template<class T>
class matrix
{
    friend ostream& operator<<(pstream&, const metrix<T>&);
    public:
    	matrix(int theRows = 0, int theColumns = 0);
    	matrix(const matrix<T>&);
    	~matrix() {delete [] element;}
    	int rows() const {return theRows;}
    	int columns() const {return theColumns;}
    	T& operator()(int i, int j) const;
    	matrix<T>& operator=(const matrix<T>&);
    	matrix<T> operator+() const;	//unary +
    	matrix<T> operator+(const matrix<T>&) const;
    	matrix<T> operator-() const;	//unary +
    	matrix<T> operator-(const matrix<T>&) const;
    	matrix<T> operator*(const matrix<T>&) const;
    	matrix<T> operator+=(const T&);
    private:
    	int theRows;	//矩阵的行数
    	int theColumns;	//矩阵的列数
    	T *element;	//数组element
};
// 构造函数和复制构造函数
template<class T>
matrix<T>::matrix(int theRows, the Columns)
{
    //矩阵构造函数
    //检验行数和列数的有效性
    if (theRows < 0 || theColumns < 0)
        throw illegalParameterValue("Rows and columns must be >= 0");
    if ((theRows == 0 || theColumns == 0) && (theRows!=0||theColumns!=0))
        throw illegalParameterValue("Either both or neither rows and columns should be zero");
    //创建矩阵
    this->theRows = theRows;
    this->theColumns = theColumns;
    element = new T [theRows * theColumns];
}

template<class T>
matrix<T>::matrix(const matrix<T>& m)
{
    //矩阵的复制构造函数
    //创建矩阵
    theRows = m.theRows;
    theColumns = m.theColumns;
    element = new T [theRows*theColumns];
    
    //复制m的每一个元素
    copy(m.element,m.element + theRows * theColumns, element);
}
//对赋值操作符=的重载
template<class T>
matrix<T>& matrix<T>::operator=(const matrix<T>& m)
{
    //赋值 . (*this) = m
    if(this != &m)
    {
        //不能自己复制自己
        delete [] element;
        theRows = m.theRows;
        theColumns = m.theColumns;
        element = new T [theRows * theColumns];
        //复制每一个元素
        copy(m.element,m.element + theRows * theColumns, element);
    }
    return *this;
}
//对()操作符的重载
template<class T>
T& matrix<T>::operator()(int i, int j) const
{
    //返回对元素element(i,j)的引用
    if(i<1||i>theRows||j<1||j>theColumns)
        throw matrixIndexOutOfBounds();
    return element[(i-1)*theColumns + j - 1];
}
//对+操作符重载
template<class T>
matrix<T> matrix<T>::operator+(const matrix<T>& m) const
{
    //返回矩阵 w = (*this)+m;
    if(theRows!=m.theRows||theColumns!=m.theColumns)
        throw matrixSizeMismatch();
    
    //生成结果矩阵
    matrix<T> w(theRows,theColumns);
    for(int i=0;i<theRows*theColumns;i++)
        w.element[i] = element[i]+m.element[i];
    return 2;
}
//矩阵乘法
template<class T>
matrix<T> matrix<T>::operator*(const matrix<T>& m) const
{
    //矩阵乘法 , 返回结果矩阵w = (*this) * m
    if(theColumns!=m.theRows)
        throw matrixSizeMismatch();
   
    //生成结果矩阵
    matrix<T> w(theRows,m.theColumns);
    
    //定义矩阵 *this, m和w 的游标且初始化以为(1,1)元素定位
    int ct = 0, cm = 0, cw = 0;
    
    //对所有i和j计算 w(i,j)
    for (int i = 1; i <= theRows; i++)
    {
        //计算结果矩阵的第i行
        for(int j = 1;j<m.theColumns; j++)
        {
            //计算w(i,j)第一项
            T sum = element[ct] * m.element[cm];
            
            //累加其余所有项
            for (int k = 2; k <= theColumns; k++)
            {
                ct++;	//*this中的第i行的下一项
                cm += m.theColumns;	//m中第j列的下一项
                sum += element[ct] * m.element[cm];
            }
            w.element[cw++] = sum; //存储在w(i,j)
            
            //从行的起点和下一列从新开始
            ct -= theColumns - 1;
            cm = j;
        }
        
        //从下一行和第一列重新开始
        ct += theColumns;
        cm = 0;
    }
    
    return w;
        
}
7.3 特殊矩阵
7.3.1 定义和应用
7.3.2 对角矩阵
//声明和构造函数
template<class T>
class diagonalMatrix
{
    public:
    	diagonalMatrix(int theN = 10);
    	~diagonalMatrix() (delete [] element;)
        T get(int, int) const;
    	void set(int, int, const T&);
    private:
    	int n;	//矩阵维数
    	T *element;	//存储对角矩阵的一维数组
}

template<class T>
diagonalMatrix<T>::diagonalMatrix(int theN)
{
    //构造函数
    //检验theN的值是否有效
    if (theN < 1)
        throw illegalParameterValue("Matrix size must be > 0");
    
    n = theN;
    element = new T [n];
}
//方法get
template<class T>
T diagonalmatrix<T>::get(int i, int j) const
{
    //返回矩阵中(i,j)位置上的元素
    //检验i和j的值是否有效

    if(i<1||i>theRows||j<1||j>theColumns)
        throw matrixIndexOutOfBounds();
    
    if(i == j)
        return element[i-1];	//对角线上的元素
    else
        return 0;	//非对角线上的元素
}
//方法set
template<class T>
void diagnoalMatrix<T>::set(int i, int j, const T& newValue)
{
    //检验i和j的值是否有效
    if(i<1||i>theRows||j<1||j>theColumns)
        throw matrixIndexOutOfBounds();
    
    if(i == j)
        //存储对角元素的值
        element[i-1]=newValue;
    else
        //非对角必须是0
        if(newValue !=0)
            throw illegalParameterValue
         		("nondiagonal elements must be zero");
}
7.3.3 三对角矩阵
//方法get
template<class T>
T tridiagonalmatrix<T>::get(int i, int j) const
{//返回矩阵中(i,j)位置上的元素
    //检验i和j的值是否有效

    if(i<1||i>theRows||j<1||j>theColumns)
        throw matrixIndexOutOfBounds();
    //确定要返回的元素
    switch(i-j)
    {
        case 1://下对角线
            return element[i - 2];
        case 2://主对角线
            return element[n+i-2];
        case 3://上对角线
            return element[2 * n + i - 2];
        default: return 0;
    }
}
7.3.4 三角矩阵
template<class T>
void lowerTriangularMatrix<T>::set(int i, int j, const T& newValue)
{
    //给(i,j)元素赋新值
    //检验i和j的值是否合法
    if(i<1||i>theRows||j<1||j>theColumns)
        throw matrixIndexOutOfBounds();
    
    if(i >= j)
        element[i * (i-1) / 2 + j - 1] = newValue;
    else
        if (newValue != 0)
            throw illegalParameterValue
            	("elements not in lower triangle must be zero");
}
7.3.5对角矩阵

​ 一个n x n对称矩阵,可以视为下三角或上三角矩阵,用三角矩阵的表示方法,用一个大小为n(n+1)/2 的一维数组来表示。未存储的元素可以用存储的元素来计算。

7.4 稀疏矩阵
7.4.1 基本概念

​ 一个m x n 的矩阵,如果大多数元素都是0,则称为稀疏矩阵。一个矩阵如果不是稀疏的,就称为稠密矩阵。二者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

​ 本节规定,稀疏矩阵的非0元素要小于n2/3,甚至n2/5。

7.4.2 用单个线性表描述

​ 按行主次序,把无规则稀疏矩阵映射到一个线性表中。

​ 为了重建矩阵结构,必须记录每个非0元素的行号和列号,因此需要三个域:row(所在行)、col(所在列)和value(矩阵元素的值)。

​ 定义结构体:3个数据成员,整型row和col,T类型value。

​ 稀疏矩阵这种描述方法节省了初始化二维数组的时间。

​ 但是没有提高get和set的执行效率:

  • 折半查找get执行时间O(log[非0元素个数])
  • set时间是O(非零元素个数)
  • 采用链表,两个函数都是O(非零元素个数)
  • 二维数组,都是O(1)。
  • 不过使用线性表,诸如转置、加法和乘法都可以提高效率
1.类 sparseMatrix
//类sparseMatrix的头
template<class T>
class sparseMatrix
{
    public:
    	void transpose<sparseMatrix<T> &b);
    	void add(sparseMatrix<T> &b, sparseMatrix<T> &c);
    private:
    	int rows,	//矩阵行数
    		cols;	//矩阵列数
    	arrayList<matrixTerm<T> > terms; //非0项表
};
//重载<<。注意,这个代码对类arrayList的元素使用了从左至右的舒徐迭代器,行主顺序提取非0元素,一行输出一个矩阵项。
template<class T>
ostream& operator<<(ostream& out,sparseMatrix<T>& x)
{
    //将x放入输出流
    
    //输出矩阵特征
    out << "rows = " << x.rows << " columns = " << x.cols << endl;
    out << "onozero terms = " << x.terms.size() << endl;
    
    //输出矩阵项,一行一个
    for (arrayList<matrixTerm<T> >::iterator i = x.terms.begin();
        i != x.terms.end(); i++)
        out << "a(" << (*i).rows << ',' << (*i).col
        	<< ") = " << (*i).value << endl;
    
    return out;
}
//重载>>
template<class T>
ostream& operator>>(istream& in,sparseMatrix<T>& x)
{
    //输入一个稀疏矩阵
    
    //输入矩阵特征
    int numberOfTerms;
    cout << "Enter number of rows, columns, and #terms"<< endl;
    int >> x.rows >> x.cols >> numberOfTerms;
    
    //这里检查输入合理性
    
    //设置x.terms的大小,确保足够的容量
    x.terms.reSet(numberOfTerms);
    //输入项
    matrixTerm<T> mTerm;
    for (int i = 0; i < numberOfTerms; i++)
    {
        cout << "Enter row, column, and value of term "
             << (i + 1) << endl;
        in >> mTerm.row >> mTerm.col >> mTerm.value;
        //这里应该检验输入合理性
        
        x.terms.set(i, mTerm);
    }
    
    return in;
}
2. 矩阵转置
// 稀疏矩阵的转置
template<class T>
void sparseMatrix<T>::transpose(sparseMatrix<T> &b)
{
    //返回b中*this的转置
    
    //设置转置矩阵特征
    b.cols = rows;
    b.rows = cols;
    b.terms.reSet(terms.size());
    
    //初始化以实现转置
    int* colSize = new int[cols + 1];
    int* rowNext = new int[cols + 1];
    
    //寻找*this 中每一项的数目
    for(int i = 1; i <= cols; i++)	//初始化
        colSize[i] = 0;
    for (arrayList<matrixTerm<T> >::iterator i = terms.begin());
    	i != terms.end(); i++)
      colSize[(*i).col]++;
    
    //寻找b中每一行的起始点
    rowNext[1] = 0;
    for (int i = 2; i <= cols; i++)
        rowNext[i] = rowNext[i - 1] + colSize[i - 1];
    
    //实施从*this到b的转置复制
    matrixTerm<T> mTerm;
    for (arrayList<matrixTerm<T> >::iterator i = terms.begin());
    	i != terms.end(); i++)
        {
            int j = rowNext[(*i).col]++;	//b中的位置
            mTerm.row = (*i).col;
            mTerm.col = (*i).row;
            mTerm.value = (*i).value;
            b.terms.set(j, mTerm);
        }
}
3. 两个矩阵相加
template<class T>
void sparseMatrix<T>::add(sparseMatrix<T> &b, sparseMatrix<T> &c)
{
    //计算c = (*this) + b
    
    //检验相容性
    if (rows != b.rows || cols != b.cols)
        throw matrixSizeMismatch();	//矩阵不相容
    //设置结果矩阵c的特征
    c.rows = rows;
    c.cols = cols;
    c.terms.clear();
    int cSize = 0;
    
    //定义*this和b的迭代器
    arrayList<matrixTerm<T> >::iterator it = terms.begin();
    arrayList<matrixTerm<T> >::iterator ib = b.terms.begin();
    arrayList<matrixTerm<T> >::iterator itEnd = terms.end();
    arrayList<matrixTerm<T> >::iterator inEnd = b.terms.end();
    
    //遍历*this和b,把相关的项相加
    while (it != itEnd && ib != ibEnd)
    {
        //行主索引加上每一列的列数
        int tIndex = (*it).row * cols + (*it).col;
        int bIndex = (*ib).row * cols + (*ib).col;
        
        if (tIndex < bIndex)
        {
            //b项在后
            c.terms.insert(cSize++, *it);
            it++;
        }
        else {if (tIndex == bIndex)
        {//两项在同一个位置
          
         //仅当相加后不为0时加入c
         if((*it).value + (*ib).value != 0)
         {
             matrixTerm<T> mTerm;
             mTerm.row = (*it).row;
             mTerm.col = (*it).col;
             mTerm.value = (*it).value + (*ib).value;
             c.terms.insert(cSize++, mTerm);
         }
         
         it++;
         ib++;
        }
        else
        {//一项在后
            c.terms.insert(cSize++, *ib);
            ib++;
        }
       }
    }
    
    //复制剩余项
    for (; it != itEnd; it++)
        c.terms.insert(cSize++, *it);
    for (; ib != ibEnd; ib++)
        c.terms.insert(cSize++, *ib);
}
7.4.3 用多个线性表描述

​ 把每一行的非0元素用一个线性表存储,就得到描述稀疏矩阵的另一种方法。这里使用链表。

1.表示方法

​ 把每行的非0元素串在一起,构成一个行链表。

​ 一行至少有一个非0元素,才会建立该行的行链表。所有行链表被另一个链表(头结点链表)收集在一起。

2.链表元素类型

​ 结构 rowElement 定义了行链表的元素类型。它的数据成员有 col (元素的行索引)和value(元素的值)。结构 headerElement 定义了头节点链表的元素类型。它的数据域有 row (行索引)和 rowChain(实际的链表,数据类型是 extendedChain)。

3.类linkedMatrix

略了,即把前面内容转化为类

4.转置方法linkedMatrix<T>::transpose

这里的代码先略,后期有时间再补。

7.4.4 性能测量

​ linkedMatrix 方法虽然比 sparseMatrtix 方法慢,但是比 2DArray 方法快。 sparseM atrix 方法与 2DArray 方法比,时间减少的程度是显著的,矩阵加法和转置的时间大约为后者的 1 / 20 。文章来源地址https://www.toymoban.com/news/detail-845050.html

到了这里,关于第7章 数组和矩阵的文章就介绍完了。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内容,请在右上角搜索TOY模板网以前的文章或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TOY模板网!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违法举报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领支付宝红包 赞助服务器费用

相关文章

  • 线性代数笔记2--矩阵消元

    0. 简介 矩阵消元 1. 消元过程 实例方程组 { x + 2 y + z = 2 3 x + 8 y + z = 12 4 y + z = 2 begin{cases} x+2y+z=2\\\\ 3x+8y+z=12\\\\ 4y+z=2 end{cases} ⎩ ⎨ ⎧ ​ x + 2 y + z = 2 3 x + 8 y + z = 12 4 y + z = 2 ​ 矩阵化 A = [ 1 2 1 3 8 1 0 4 1 ] X = [ x y z ] A= begin{bmatrix} 1 2 1 \\\\ 3 8 1 \\\\ 0 4 1 end{bmatrix} \\\\ X= begin{bmatrix} x\\\\

    2024年02月22日
    浏览(34)
  • 宋浩线性代数笔记(二)矩阵及其性质

    更新线性代数第二章——矩阵,本章为线代学科最核心的一章,知识点多而杂碎,务必仔细学习。 重难点在于: 1.矩阵的乘法运算 2.逆矩阵、伴随矩阵的求解 3.矩阵的初等变换 4.矩阵的秩 (去年写的字,属实有点ugly,大家尽量看。。。) 首先来看一下考研数学一种对这一章

    2024年02月15日
    浏览(55)
  • 考研数学笔记:线性代数中抽象矩阵性质汇总

    在考研线性代数这门课中,对抽象矩阵(矩阵 A A A 和矩阵 B B B 这样的矩阵)的考察几乎贯穿始终,涉及了很多性质、运算规律等内容,在这篇考研数学笔记中,我们汇总了几乎所有考研数学要用到的抽象矩阵的性质,详情在这里: 线性代数抽象矩阵(块矩阵)运算规则(性

    2024年02月03日
    浏览(37)
  • 宋浩线性代数笔记(五)矩阵的对角化

    本章的知识点难度和重要程度都是线代中当之无愧的T0级,对于各种杂碎的知识点,多做题+复盘才能良好的掌握,良好掌握的关键点在于:所谓的性质A与性质B,是谁推导得谁~ 目录 5.1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5.2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性质 5.3相似矩阵and矩阵可对角化的条件 

    2024年02月13日
    浏览(42)
  • 线性代数笔记4--矩阵A的LU分解

    1. 矩阵的转置 1.1 定义 矩阵的转置,即矩阵的行列进行互换。 A = [ 1 2 3 4 5 6 ] A= begin{bmatrix} 1 2 3 \\\\ 4 5 6\\\\ end{bmatrix} A = [ 1 4 ​ 2 5 ​ 3 6 ​ ] 矩阵 A A A 的转置 B = A ⊤ = [ 1 4 2 5 3 6 ] B=A^top= begin{bmatrix} 1 4\\\\ 2 5\\\\ 3 6 end{bmatrix} B = A ⊤ = ​ 1 2 3 ​ 4 5 6 ​ ​ 1.2 性质 ( A ⊤ ) ⊤ = A

    2024年04月13日
    浏览(31)
  • MIT线性代数笔记-第31讲-线性变换及对应矩阵

    线性变换相当于是矩阵的抽象表示,每个线性变换都对应着一个矩阵 例: 考虑一个变换 T T T ,使得平面上的一个向量投影为平面上的另一个向量,即 T : R 2 → R 2 T:R^2 to R^2 T : R 2 → R 2 ,如图: ​   图中有两个任意向量 v ⃗ , w ⃗ vec{v} , vec{w} v , w 和一条直线,作 v ⃗

    2024年02月03日
    浏览(41)
  • 【动手学深度学习】课程笔记 05-07 线性代数、矩阵计算和自动求导

    向量相关 矩阵相关 简单来说,范数是用来衡量矩阵(张量)大小的值,范数的值有不同的规定。 仅记录一些我比较陌生的知识。 张量的克隆 张量的降维 首先定义一个张量x,指定其元素的数据类型为32位的float: 接着调用求和函数,因为会对张量中的一些维度进行求和,求

    2024年02月03日
    浏览(31)
  • MIT线性代数笔记-第27讲-复数矩阵,快速傅里叶变换

    对于实矩阵而言,特征值为复数时,特征向量一定为复向量,由此引入对复向量的学习 求模长及内积 假定一个复向量 z ⃗ = [ z 1 z 2 ⋮ z n ] vec{z} = begin{bmatrix} z_1 \\\\ z_2 \\\\ vdots\\\\ z_n end{bmatrix} z = ​ z 1 ​ z 2 ​ ⋮ z n ​ ​ ​ ,其中 z 1 , z 2 , ⋯   , z n z_1 , z_2 , cdots , z_n z 1 ​

    2024年02月05日
    浏览(37)
  • MIT_线性代数笔记:第 26 讲 复矩阵;快速傅里叶变换

    实矩阵也可能有复特征值,因此无法避免在矩阵运算中碰到复数,本讲学习处理复数矩阵和复向量。 最重要的复矩阵是傅里叶矩阵,它用于傅里叶变换。而对于大数据处理快速傅里叶变换(FFT)显得更为重要,它将傅立叶变换的矩阵乘法中运算的次数从 n 2 n^2 n 2 次降至 n l

    2024年01月17日
    浏览(31)
  • 分享用 vector的vector实现一个二维数组并初始化的逆置矩阵问题

    目录 题目名称 867.转置矩阵 1.题目 2.题目分析 3.题目知识点 3.1vector的构造函数 3.2vector构造二维数组 最后💐 推荐阅读顺序: 1.题目-2.题目分析-3.题目知识点 如果矩阵 matrix为 m 行 n列,则转置后的矩阵 matrixT为 n行 m列,且对任意 0≤im和 0≤jn,都有 matrixT[j][i]=matrix[i][j] 创建一个

    2024年01月17日
    浏览(45)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博客赞助

微信扫一扫打赏

请作者喝杯咖啡吧~博客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领取红包,优惠每天领

二维码1

领取红包

二维码2

领红包